國慶長假過后,甲醇市場波動幅度加大。10月8日太倉現貨價格大漲至3280—3300元/噸,較節前漲幅高達270—290元/噸,但僅3個工作日跌至2900元/噸下方,跌幅達到410元/噸;同樣山東東營較節前上漲270元/噸至3070—3090元/噸后,僅3個工作日跌至2860元/噸附近,跌幅超過210元/噸;而西北南北線上漲280—300元/噸至2730—2760元/噸后,3日跌至2550元/噸附近,跌幅在200元/噸附近。隨后市場窄幅振蕩,內地與港口價格出現分歧。
隨著節日期間國際油價走高、部分MTO裝置恢復傳聞等消息的落地,我國甲醇走勢回歸基本面主導邏輯,供應端與需求端同步增加,基本面驅動逐步明顯。
內地供應回歸較快,時隔3個月我國甲醇產量重回160萬噸上方。隨著秋季檢修的結束及“金九銀十”需求旺季的刺激,我國甲醇裝置多數恢復正常運行,近9周以來,我國甲醇產量不斷增加。數據顯示,截至上周,我國甲醇周度產量達到163.21萬噸,較前一周增加0.168萬噸。展望后市,多數大型甲醇裝置暫無集中檢修計劃,部分焦爐氣制裝置存在恢復可能。另外,內蒙古久泰新建200萬噸/年甲醇裝置負荷逐步提升,短期來看內地供應不減。
進口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甲醇進口量約922.54萬噸,同比增加約7.06%。展望后市,基于國際供應有所回升,中東部分區域裝船速度有望好轉,而非伊貨源供應國內增量相對明顯,部分南美貨源略有增量,初步預估10月我國甲醇進口量或重新回歸百萬噸上方水平。
截至目前,我國甲醇下游產品加權產能利用率提升至73.33%,較節前增加超4個百分點。其中,MTO/P裝置負荷在經歷了9周較低負荷運行之后重新回到八成上方,較節前增加超過5個百分點。而甲醇傳統下游產品負荷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多數集中在1—5個百分點范圍。后期關注常州富德30萬噸/年MTO裝置恢復情況,而甲醇其余產品負荷變化或不大。

雖然基本面邏輯較為明顯,但宏觀面影響也不容忽視。外圍市場,11—12月美聯儲仍有進一步加息計劃,國際油價仍面臨一定的壓力;國內市場,焦爐氣制甲醇裝置負荷有望恢復,北方供暖即將開始,終端需求或難有明顯提升。
綜上所述,一方面,內地產量或進一步提升,近期有望創歷史新高;另一方面,需求端進一步增加幅度或相對有限,進一步關注沿海一帶MTO裝置動態。在無突發因素情況下,甲醇市場偏弱運行的概率較大。(作者單位:隆眾資訊)
?
?來源:期貨日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