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資本市場走勢較為清晰。圍繞“復蘇交易”這一主線,風險資產價格與無風險收益率同步抬升,股債匯以及商品市場的表現都是對宏觀邏輯的完美驗證,股債走勢相關性較高。春節期間,投資者的假期見聞以及微觀數據很好地驗證了消費修復預期,節后國債期貨強勢反彈,A股市場高開低走。
從宏觀基調看,2022年年末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為2023年的經濟工作定下基調,即“堅持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具體執行方面,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在中央定調之下,市場對今年消費的修復本身持有一定預期。另外,在第一波“集中感染”群體基本康復后,市場預期消費以及外出需求出現報復性增長,風險偏好整體回升。從經濟復蘇的路徑看,筆者認為第一階段是居民生活半徑及商務活動行為逐漸向疫情前靠攏,也就是資本流通環節的“正常化”;第二階段是通過自上而下的信用灌注,帶動居民部門大宗消費以及企業部門中長期投資規模回升,改善企業經營環境與營收情況,最終改善居民收入水平,從而進一步促進消費服務業回升。從數據情況看,春節假期期間,無論是旅游住宿、餐飲娛樂還是日常出行均呈現出明顯向疫情前的常態水平回歸的跡象。比如文旅部數據顯示,2023年春節假期旅游出行人數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旅游出行收入恢復至73%。數據驗證結合近期資產表現,筆者認為復蘇交易的第一階段,即“流通環節的常態化回歸”已基本完成。
目前債市可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金融信貸數據。由于1月、2月的工業增加值以及消費投資等宏觀數據都會在3月中旬統一發布,在相對的“數據真空期”內,金融信貸數據無疑是非常關鍵的。總體看,筆者預計2月金融數據對債市的影響較為有限。一是市場對于1月的信貸“開門紅”的預期比較充分,加上去年同期基數偏高,因此很難達到大幅超預期的程度。二是央行廣州分行副行長1月30日表示,要引導金融機構合理把握信貸投放力度和節奏,特別是要做好1月、一季度信貸投放工作,既要適度體現政策靠前發力,為全年開好局打下堅實基礎,也要合理留出后勁,保持全年信貸可持續投放,堅決防范大起大落現象。引導金融向實體經濟合理讓利,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結合1月末票據利率明顯回落情況,“開門紅”待觀察。

第二,關注大宗消費相關數據表現。盡管春節假期相關消費數據表現良好,而且以汽車、房地產為主的大宗消費仍有較大改善空間,在復蘇交易的第一階段基本結束后,商品消費能否為穩增長延續動能將成為新的焦點。從數據端看,1月乘用車同比增速進入負增長區間,30城商品房成交數據依舊處于歷年同期底部,大宗消費仍有較大改善空間,若2月數據明顯改善,復蘇預期將再度升溫。
第三,關注貨幣政策預期波動情況。2023年貨幣政策在維持穩健基調的同時也強調力度,1月央行金融統計數據發布會上曾表示“穩健貨幣政策將在總量上確保社會總需求得到有力支撐”,同時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也表示“央行正在研究推出包括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住房租賃貸款支持計劃等在內的多項結構性工具”,未來我們將看到總量結構政策更好地協同發力。從時間點看,3月份之前,重量級政策落地的概率不大,但考慮未來一段時間信息面以及數據面即將進入相對的“真空期”,市場對貨幣政策的關注度可能再度升溫。另外,隨著美聯儲加息幅度放緩,人民幣兌美元持續升值,外部對貨幣政策空間的制約也相對弱化。預計在寬松預期下,未來債市將振蕩偏強。(作者單位:南華期貨)
?
?來源:期貨日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