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股股利怎么算的?一般來說,每股股利是根據公司當年實現的利潤除以股票面值,然后乘以每股股利。那么,如何計算每股股利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看。1、股利分配方式:按照發行價格的一定比例,將股利分配給全體股東。這種方式適用于上市公司的普通股,也適用于非上市公司的優先股。這種方式的好處是可以保證每股收益不低于當年凈利潤的10%,壞處是不能分配利潤,只能分配現金。
一:每股股利怎么算出來的
一、基本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
(一)分子的確定
分子為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以合并財務報表為基礎計算的每股收益,分子應當是歸屬于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合并凈利潤,即扣減少數股東損益后的余額:以母公司個別財務報表為基礎計算的每股收益,分子應當是歸屬于母公司全部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
(二)分母的確定
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期初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當期新發行普通股股數x(已發行時間÷報告期時間)-當期回購普通股股數x(已回購時間÷報告期時間)后y
指點迷津公司庫存股不屬于發行在外的普通股,且無權參與利潤分配,應當在計算分母時扣除。
(三)企業存在發行在外的除普通股以外的金融工具
基本每股收益中的分子,即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不應包含其他權益工具的股利或利息,其中:對于發行的不可累積優先股等其他權益工具應扣除當期宣告發放的股利;對于發行的累積優先股等其他權益工具,無論當期是否宣告發放股利,均應予以扣除。
基本每股收益計算中的分母,為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股數。
二、稀釋每股收益
(一)可轉換公司債券
稀釋每股收益=(凈利潤+假設轉換時增加的凈利潤)/(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假設轉換所增加的普通股股數加權平均數)
指點迷津 計算增加的普通股股數的加權平均數時,以前期間發行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應當假設在當期期初轉換為普通股;當期發行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應當假設在發行日轉換為普通股。
(二)認股權證、股份期權
對于盈利企業,認股權證和股份期權等的行權價格低于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時,應當考慮其稀釋性。
增加的普通股股數=擬行權時轉換的普通股股數-行權價格x擬行權時轉換的普通股股數/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
(三)企業承諾將回購其股份的合同
對于盈利企業,企業承諾將回購其股份的合同中規定的回購價格高于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時,應當考慮其稀釋性。
增加的普通股股數=回購價格x承諾回購的普通股股數/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承諾回購的普通股股數
(四)限制性股票
1.等待期內基本每股收益的計算(1)現金股利可撤銷。
分子應扣除當期分配給預計未來可解鎖限制性股票持有者的現金股利;分母不應包含限制性股票的股數。
(2)現金股利不可撤銷。
分子應扣除歸屬于預計未來可解鎖限制性股票的凈利潤;分母不應包含限制性股票的股數。
2.等待期內稀釋每股收益的計算
(1)解鎖條件僅為服務期限條件。
公司應假設資產負債表日尚未解鎖的限制性股票已于當期期初(或晚于期初的授予日)全部解鎖,并參照每股收益準則中股份期權的有關規定考慮限制性股票的稀釋性。
行權價格低于公司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時,應當考慮其稀釋性,計算稀釋每股收益。
鎖定期內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分子應加回計算基本每股收益分子時已扣除的當期分配給預計未來可解鎖限制性股票持有者的現金股利或歸屬于預計未來可解鎖限制性股票的凈利潤。
行權價格=限制性股票的發行價格+資產負債表日尚未取得的職工服務的公允價值

稀釋每股收益=當期凈利潤÷(普通股加權平均數+調整增加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當期凈利潤÷[普通股加權平均數+(限制性股票加權平均股數-行權價格x限制性股票股數÷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
(2)解鎖條件包含業績條件。
公司應假設資產負債表日即為解鎖日并據以判斷資產負債表日的實際業績情況是否滿足解鎖要求的業績條件。若滿足業績條件的事應當參照上述解鎖條件僅為服務期限條件的有關規定計算稀釋性每股收益;若不滿足業績條件的,計算稀釋性每股收益時不必考慮此限制性股票的影響。
(五)多項潛在普通股
為了反映潛在普通股最大的稀釋作用。應當按照各潛在普通股的稀釋程度從大到小的順序計入稀釋每股收益,直至稀釋每股收益達到最小值。
增量股每股收益越小的潛在普通股稀釋程度越大。
二:股權分紅怎么算
你好,我是原帥。很開心分享一下我的建議,期望對你有幫助。
企業里,針對股東,分紅的分配方式,有很多種可能。因為不了解你的實際情況,所以,我先講兩種較為常見的情況。
第一種情況:股東分紅份額與其所占公司股權份額相同。
這種情況,咱們只需要分析,如何給股東分配股權,就可以了。
股東在公司,應該占有多少股權呢?有一個核心標準,是根據其對公司的貢獻度來定奪的。一般情況下,股東持股類型,分三種:①人力股,②資金股,③資源股。
分別說明一下:
①人力股,是指,在公司任職,并且,是重要崗位,對公司經營、管理、營銷、生產等環節有顯著貢獻的,可以根據其貢獻度,給予合適比例的股權。
②資金股,是指,因向公司注資而持有股權的。
③資源股,是指,因為公司帶來發展所需的核心資源,而持有的股權。
所以,針對一家公司,先做股權頂層設計,根據公司經營產品不同(或根據公司成熟時期不同),設定公司的“人力、資金、資源”三種股權的比例。
例如,一家初創期的銷售型公司,起步投資額度在50萬以內。
那么,因為影響這家公司發展壯大的核心因素是,銷售額,而決定銷售額的核心因素是“資源”。接下來,由于公司投資額度不高,所以,“人力”的權重又會高于“資金”。所以,這家公司的股權分配情況可以是這樣:資源股占比55%,人力股占比25%,資金股占比20%。
假如,你是這家公司的老板,那么,你的股東,如果有一些資源,在公司任職銷售總監,同時,向公司投資了20萬。那么,這個股東的股權持有情況,可以是這樣的——
資源股:10%(這個比例是為了直觀,虛設的,具體還得視實際情況而定);
人力股:20%(這個比例是為了直觀,虛設的,具體還得視實際情況而定);
資金股:8%(說明:該股東投資20萬占總投資50萬的40%,所以,其就該占有資金股總份額20%的40%)
綜上,該股東應該持有公司的股權份額為10%+20%+8%=38%,同理,分紅額度也應該是38%。
不過,股權的分配還有許多細則需要注意。如果你是公司創始人,同時,你還想對公司有絕對控股權,那,你手里的股權份額不要低于67%,即使,你之外,還有多個股東的情況下,你的股權份額也要多于51%(也就是說,其他所有股東的股權加起來,都不要多于你)。
第二種情況:股東分紅份額多于其所占公司股權份額。
這種情況,一般多用于,公司創始人為了激勵有核心貢獻的股東,或者,為了公司起步融資進程更快速,而設定的。
分別講一下:
1. 假如,你的公司,是以銷售為主的。那么,針對,任職銷售總監或主管銷售的副總的股東,為了讓其工作積極性更高,可以這樣設定:其本來持公司股權為15%。那么,如果下個季度,其帶領銷售團隊業績達標100萬,就將其下季度的分紅額提升到25%,如果,連續4個季度,能夠實現季度業績均在120萬以上,其分紅的基礎額度,將永久升為28%。
2. 假如,你的公司起步投資額是300萬,你自己有180萬,資金缺口是120萬。為了快速融資,啟動公司業務。你吸引“投資股東”的方式,可以這樣設定:凡是投資30萬到公司的股東,可獲得“注冊股”8%。分紅,是這樣的:公司正式經營前半年,不分紅。從公司營業的第7個月起算,每三個月分紅一次,分紅總額是公司公賬實際盈余的50%(通俗地講就是,公司實際利潤是100萬,我們只拿出來50萬來分紅)。“投資股東”在30萬本金回本之前,可以享受分紅額度為15%;回本之后,分紅額度恢復為8%。
好的,以上是我給的一些分析建議,如果,沒有完全符合你的實際情況,咱們再溝通……
三:股息紅利稅怎么扣
對分紅派息的稅賦標準目前是依據持股時間長短確定紅利稅,時間越長越優惠:1、持股1個月內按20%收稅;2、持股1個月至1年按10%收稅;3、持股1年以上按5%收稅。自2013年1月1日股票紅利稅按持股長短分級扣稅:持股1個月內扣20%、持股1個月至1年扣10%、持股1年以上扣5%。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