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資高分紅企業的邏輯
價值投資之父格雷厄姆曾在《證券分析》一書中指出,分紅回報是公司成長中最為可靠的部分。作為股票投資者獲取投資收益的重要形式之一,分紅收益也一直是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的重要考量指標。
不過在國內,由于大多數散戶對于上市公司的分紅印象并不好(太多鐵公雞,但實際上也有很多的分紅大戶);而且相對于股價的大幅波動,幾個點的分紅似乎也無法讓對應股票進到普通投資者的備選標的,除非這只股票一直在上漲(其實還是股價的波動吸引的)。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在海外成熟市場,基于高分紅的選股策略被機構投資者們廣泛運用并創造了良好的投資收益。比如通過運用高分紅選股策略,美國著名基金經理約翰·聶夫在執掌溫莎基金 31 年(1964-1995 年)的職業生涯中,其所運作的基金年均漲幅超過標普 500 指數 3.15%,其中股利回報率達 2%。
高分紅選股策略作為一種投資風格類指數被引入中國的時間相對較晚,中國第一只紅利主題指數于 2005 年發布。但近年隨著國內理財環境的巨大變化,國內投資者對高分紅策略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各色紅利指數應運而生,跟蹤紅利指數的ETF數量也開始逐年增多,因此本文將對跟蹤紅利指數的ETF進行梳理,希望能給關注高分紅投資策略的投資者提供一個相關ETF的全面梳理,在自己選擇高分紅個股的同時,提供一個更加便捷,省事的渠道,進行高分紅策略投資。
二、國內紅利類指數編制情況
分享一個小知識,就是目前國內指數的編寫,幾乎由中證指數以及國證指數兩家包攬,所以大家如果要查詢某一指數,可以直接到這兩個官方網站去查詢。
接到本篇文章的主題,我們可以分別在這兩個網站以關鍵詞“紅利”進行搜索相關的指數。
首先我們來到中證指數官網,進行搜索:
中證指數官網搜索“紅利”類相關指數,共有60個結果,其中包括了寬基指數的紅利指數,比如滬深300紅利、中證500紅利等;同時也有行業紅利指數,比如消費紅利、材料紅利、能源紅利等等;也有香港紅利這樣的其他幣種紅利指數;此外還有像紅利低波這種加上波動率指標的指數。
但是由于ETF市場建設起步較晚,目前有對應ETF的指數種類并不多,僅有中證紅利、300紅利、上證紅利、中證紅利低波、中證紅利潛力、300紅利低波、上證紅利低波。雖然有對應ETF的指數種類不多,但是上述指數也幾乎覆蓋了兩市分紅能力較強的上市公司,對于普通投資者的投資已經足夠。
三、國內紅利類指數ETF詳細梳理
接下來我們一個個來梳理對應的ETF:
1、中證紅利指數以滬深A股中現金股息率高、分紅比較穩定、具有一定規模及流動性的100只股票為成分股,采用股息率作為權重分配依據,以反映A股市場高紅利股票的整體表現。
該指數對應的ETF如下:
2、滬深300紅利指數以滬深300指數樣本股中股息率最高的50只股票為成分股,采用股息率作為權重分配依據,以反映滬深300指數中高股息率股票的整體表現。
該指數對應的ETF如下:
3、中證紅利低波動指數選取股息率高且波動率低的50只股票作為樣本股,旨在反映分紅水平高且波動率低的股票的整體表現。

該指數對應的ETF如下:
4、上證紅利指數挑選在上證所上市的現金股息率高、分紅比較穩定、具有一定規模及流動性的50只股票作為樣本,以反映上海證券市場高紅利股票的整體狀況和走勢。
該指數對應的ETF如下:
5、中證紅利潛力指數通過EPS、每股未分配利潤、ROE等指標對股票進行綜合排名,選取排名居前的50只股票組成樣本股,旨在反映分紅預期大、分紅能力強的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
該指數對應的ETF如下:
6、滬深300紅利低波動指數從滬深300樣本股中選取50只流動性好、連續分紅、股息率高且波動率低的股票作為指數樣本股,采用波動率倒數加權,以反映滬深300樣本股中股息率高且波動率低的股票整體表現。
該指數對應的ETF如下:
7、上證紅利低波動指數選擇滬市股息率高且波動率低的50只股票組成指數樣本,采用股息率加權計算。
該指數對應的ETF如下:
接下來我們在國證指數官網搜索,得到如下結果:
其中僅有深證紅利指數有相關的ETF。
深證紅利指數是由深市具有穩定分紅歷史、較高分紅比例且流動性較有保證的40只股票組成。指數樣本股包括眾多成熟的績優股或分紅能力較強的成長股,適合作為指數化投資的標的。
相關ETF如下:
三、為什么我們普通投資者最好選擇指數化投資來參與高分紅策略呢?
首先,公司層面的業績存在周期性,或長或短,加上財務造假的可能,單個高分紅企業的持續性并不能保證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能保持。但紅利ETF投資的是一攬子股票,可以比較好的平抑行業或者公司層面的經營狀況波動,給普通投資者提供一個更加穩健的高分紅投資策略投資品種。
而且,投資了ETF,實際上就可以不用去關注研究股票分紅的水平和質量如何,畢竟在公司層面的研究還是非常瑣碎。
綜上因素,紅利類ETF是關注企業價值的普通投資者的投資方向之一。希望以上的梳理能夠給大家提供參考。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