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股市里經常可以看到各類指數,比如上證指數、創業板指數、金融指數等。成分股就是計算各類指數時所用到的股票,所以成分股也叫作指數股。
股票價格指數是通過選取股票市場上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公司,通過其價格進行平均計算和動態對比后得出的。計算股票指數的成分股可以是市場上所有的股票,也可以只選取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股票。
當成分股只是選取市場上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股票時,一般以這幾個標準作為挑選依據:①成分股的市值總額要占對應市場所有股票總市值的相當部分;②成分股的價格趨勢應當能夠反映對應市場價格變動的總趨勢;③股票的交易量和發行量在整個市場中占有相當部分,股性要活,交易頻繁。

指數編輯者在選取成分股時,會根據總市值、流通市值、成交金額和換手率對股票進行綜合排名。一般編輯者會對股票過去一年的日均數據,先用各項指標分別排名,然后再根據各項指標排名的結果得出一個綜合排名。
成分股并非一成不變的,當某支股票的條件因為某些原因達不到入選指數的標準時,該成分股就會面臨被剔除的情況。這種情況可能是公司虧損、財務造假、突發狀況等,因為種種原因致使公司基本面發生重大變化,已經不能夠代表市場。除了突發因素外,指數編輯者也會在每個周期對整個市場的股票重新進行評選,剔除那些掉隊的股票,將一些更適合代表指數的股票納入成分股。
納入成分股并不只是計算指數點那么簡單。對于上市公司而言,被納入成分股后,他們將會受到更多資金的青睞。能夠成為成分股,意味著這家公司的基本面得到了專業人士的認可,股票價格也不存在操控或異常,會有更多人愿意購買公司股票。另外,成為成分股后,一些指數基金也會相應買入該公司的股票。所以被納入成分股對公司來說是利好。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