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信用損失三個階段的標準如下:第一階段:報告12個月內可能出現的違約情況預期,是信用Risk損失分布方差No-2損失銀行超過上述平均值損失,問題1:什么是預期損失,預期損失等于預期損失費率與資產風險暴露的乘積,不是預期損失是波動率非預期的資產價值潛力損失,預期信用損失方法是一種提取方法信用減值準備。
1、 預期 信用 損失三階段標準
預期信用損失三個階段的標準如下:第一階段:報告12個月內可能出現的違約情況預期。第二階段:-2信用-1/由金融工具預期壽命內所有可能發生的違約事件引起;第三階段:存在減值的客觀證據,是金融工具整個預計存續期內所有可能發生的違約事件所致-2信用-1/。預期信用損失方法是一種提取方法信用減值準備。具體如下:-2信用-1/適用對象:企業對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和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計提減值準備時信用、-2信用-1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2、什么是 預期 損失?
問題1:什么是預期 損失?問題2:-2/損失是什么意思?預期 損失是指商業銀行在正常經營過程中達到的金額預期是信用風險的指標,銀行通常會緩沖這部分。顯然,給定違約概率,違約率LGD越高,風險越大,所以-2 損失是,預期 損失等于預期 損失費率與資產風險暴露的乘積。預期 損失等于借款人違約概率、違約損失利率和違約時敞口的乘積,是信用 Risk 損失分布方差No-2 損失銀行超過上述平均值損失。換句話說,不是預期 損失是波動率非預期的資產價值潛力損失。在風險控制和監管中,事故損失等于經濟資本,No-2 損失它隨著容忍度的變化而變化,而銀行所承擔的風險恰恰是這種意外或不確定因素所造成的潛在性損失,而這損失恰恰是需要資本補償的部分。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