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三駕馬車是投資、生產、出口,三駕馬車原意是指三匹馬拉一輛車,在經濟上,我們常說“三架馬車”拉動我國GDP增長。
GDP增長其實就是產品和服務的增加。產品和服務的最終購買者就是生產、投資和出口。在我國,三架馬車與GDP的關系如下:
一、投資
這里的投資指的是政府財政支出,政府投資主要用于教育、科技、國防、基建、衛生等事業的支出。投資是國民經濟發展前期最為有效的方式,我們有句話這么說:要致富,先修路。政府投資不僅可以直接產生需求,比如建材,勞動力,也可以帶動后續的發展,比如一個地方交通發達了,會吸引更多的投資來發展當地經濟。
基建工程
二、生產

生產指的是海內的內部需求。一國的生產是帶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前面講到的投資,投資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消費產品,而產品消費出來就要有人生產。當需求擴大,生產能力顯著提高時,有助于資金回流消費端進行下一輪的消費,帶動經濟增長。
生產
三、出口
海內消費的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就是出口。這里我們可以參考生產,也可以理解成出口是國外生產者的購買行為。同樣的,出口的產品也會把資金帶回企業,企業就可以進行新一輪的消費,就能夠促進經濟發展。當然,有出口也會有進口,在這里我們談論的是凈出口。在我國加入WTO后,出口為我國經濟發展貢獻了重要部分。
出口貨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一直保持的高速發展的態勢。以前拉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還是投資和出口。近年來,伴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外加國際形勢的變化,投資和出口的動力逐漸減弱。同時,我國國民收入水平在不斷增加,生產對經濟增長的動力則在不斷增加。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