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平潭發展股票怎么樣?
平潭發展示在23.9,目前已經基本回調到位,8月份有不錯的企穩回升空間。
2、A股中有一些3元左右的低價股,假如有20萬資金,可以投資它們嗎?有投資價值嗎?
2018年股指震蕩尋底市道,最低迷時段3500多只股票中5元以下價格的達1000多只,幾乎占比三成,3元以下價格的股票也一度達250只左右,白菜票遍地,觸手可及。
低價股始終是普羅小散的心頭好,究其因不外如是:
1.感覺股價跌無可跌,上漲概率相對較大,心理層面的潛意識;
2.同等資金量條件下持股量更多;1萬資金買30元價格的股票只得300股,3元價格的股票能得3000股,潛意識地批發交易挑選;
3.資金規模影響;市場中5萬以下資金帳戶投資者不乏其人,資金相對少,可供挑選的余地也小;
4.騎黑馬心態;萬一撿漏了呢?!(此處節略三千字)??
再說投資。投入少,見效快,收益高是所有投資者最心儀的結果,介入某個標的,不同投資者有不同挑選,或求穩,或搏險,或見好就收,或逐利最優,不同個性,不同手法,不同境遇,不同造化。
低價股和投資價值沒有必然的聯系,反應在市場上,絕大部分股票正是因為投資價值缺乏才導致價格走低而淪為低價股,所以股票價低非一日之寒,但股市的魅力在于挖掘股票公司的未來,這也是投資者樂此不疲持續交易的動力。股票價低抑或價高,對于預期的未來都是過去,只要有投資價值展示,總有表現的機會,搶先介入都能獲得不菲的回報。
目前深滬A股中的3元左右檔位的低價股,有權重大盤股,業績差股,爆雷股,良莠不齊,說到投資價值,又得歸結到介入股票投資者個人的贏利預期上,穩健投資者可以嘗試挑選行業行將回暖的權重大盤股,搏險投資者可以留意市場熱點關聯的相關股票。究竟烏雞變鳳凰的戲碼,屢見在深滬股市里演出。
祝你好運!
謝謝邀請。大家好我是投資觀,是一個研究股票投資十多年的老股民,專注股票投資擅長趨勢分析。經過這三年的下跌A股市場中的低價股比比皆是,特殊是今年的再次下跌讓低價股更多了。低價股是因為股票價格的長期下跌造成的,風險是漲出來的機會是跌出來的,長期的下跌造就了低價格,那低價股的風險天然是相對小的多。低價股有價值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低價股都有價值,一些績差股即將退市的低價股,即便是價格再低也不值得我們投資。
績差股中的低價股并不值得我們投資。低價股中有一些股票價格低是因為公司業績差造成的,這樣的低價股是因為公司自身的原因,公司自身出現了問題那么他的價值就會大大升高,其投資價值也就更小了。比如今年的仙股中弘股份,股價低于一元了,但是投資者這樣的低價股是沒有多大的價值的,有的只是風險;再比如因為巨虧導致股價大跌的保千里,公司虧損原因找不到,虧了多少都不明白這樣的公司,股價再低誰又會去投資呢!
業績穩定的低價股才有投資價值。低價股中值得我們投資的是那些業績穩定的公司,這些股票股價的下跌多是因為行情的問題或者所屬行業近期不被看好的問題導致的。比如證券,電力行業中的低價股,這些股票的價格之所以低是因為這兩個行業長期下跌的原因,但是有許多公司的盈利是沒有問題的。再比如醫藥股,大市值個股,這些類型的股票雖然股價下跌了但是公司盈利情景并沒有下跌有的公司業績比之前更好了,對于這樣的低價股才是我們要投資的重點。
我是投資觀,看完關注點贊股票大漲不斷,個股分析私信探討。
3、對現在股票怎么看?
牛市初期,今天回調。下周一估計不會大漲,要么跌,要么震蕩原地踏步。比較看好長期
【1】大行情看好,牛市可期
距離2015年的高點已經過去五年,今年雖受疫情影響,但我國整體控制較好,經濟恢復好于預期,未來有可能推動一波股市上漲。

【2】慢牛才是王道
從這幾天整體調控來看,無論是控制杠桿配資,還是社保資金減持,都可以看出國家層面是希望股市能夠平穩上漲的,過于瘋狂的快速上漲可能存在的風險過高。
【3】藍籌白馬,長線投資
從低風險角度考慮,長期看好優質藍籌白馬股,特殊是目前處于低估值的股票,未來可能伴伴著大盤的整體走強,而持續產生可觀的收益。
【4】新基建、芯片等熱點值得關注
無論是5G、特高壓,還是芯片、大數據。未來一段工夫勢必成為市場關注的核心熱點,階段性的合理投資可能產生爆發性的增長。
【5】豬肉、食糧等民生股同樣值得關注
農林畜牧行業未來預計也講持續走高,究竟關系到老百姓的基礎民生。人造肉等新技術同樣也講進一步獲得市場關注。
【6】國際疫情遠未結束,醫療很重要
疫情對醫療行業的影響將會是長久性的高邊,行業龍頭企業未來的可發展空間相稱足夠,大健康產業將越來越收到人們的重視。
4、我有二十萬,是該全部梭哈一只股票還是分開來買?
其實多少錢用于炒股,取決于自己有多少資金,假如僅有20萬,就想冒險賭一把,就買一支股,但是勝利的概率1%。假如長期炒股,我覺得拿10萬元炒就可以了,而且要分倉。
其實這是一個度的問題,走兩方面極端都不好。在某只股票上倉位過重天然不好。
首先,股票上的任何一次投資或者投機,其實都是概率性的,就算有99%的概率勝利,都可能碰到那1%的失利,那么就得眼見自己重倉的部分大幅虧損。玩所謂技術分析、趨勢分析的短線投機者,完全是與概率起舞,他們追求的不是每一次投機都勝利,而是追求長期以來的總期望。即使是做套保對沖、關注基本面、做阿爾法收益的價值投資者,也會被概率困擾,企業發生黑天鵝事件或行業政策突發性變向都可能造成企業價值暴跌,或者出現單邊極端行情導致期貨爆倉卻由于單票重倉而無錢補倉等等。就算是做低風險套利的,也無法完全避免概率,打比方做分級基金套利,你沒法避免申贖那幾天的系統波動;期現套利,你沒法避免市場出現長工夫貼水升水,或者貼水升水單邊大幅增加導致爆倉的可能。
其次,對某只個股倉位過重也會影響到心態,因為那會使得你的資產市值波動劇烈,難免影響心情,除非你不去看這個毫無意義的數字,或者你又能力去克服心中的消極或自負情緒。 但分散在太多股票上也并不好。個人精力有限,無法對每只股票的基本面和走勢都洞若觀火。
假如你一個人持有100個股票,就是把每只個股基本面或技術面最基本的那些數據記住,都不可能做到,你如何能心有成竹?
當然,除非你追求的是貝塔而不是阿爾法,但這也存在問題:
第一,除非你買股是看好整個A股,否則你只是看好某個板塊,也算是阿爾法策略;
第二,你對某個板塊不愿意繼承精挑細選其細分公司,或者你就是看好整個A股,那又為何不去直接買包含整個板塊的那些指數基金呢?
我的個人建議是,根據自身的工夫富裕程度挑選自己的持倉分散情景,盡量做到持倉數量剛好夠自己能充分了解每一只個股你需要把握的情景。
另外,假如你覺得有許多股票想買,不明白買哪只,不如就對自己的擇股辦法進行優化
,使其條件更苛刻,值得自己買入的股票更少。我自己是做基本面投資的,我首先會進行粗選,天天能找出來的股票頂多就幾只左右;然后根據大概財務數據進行再選,這時分粗選下來的股票里,能留下來的可能一周不到一只;
最后細心閱讀個股近兩年公告進行精選,剩下符合我最終投資條件的個股的數量,一個季度也許都只有一只。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