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港股最大的權重之一,騰訊控股如果繼續調整,會否帶來更大面積的負面效應則有待觀察。騰訊午后因為第一大股東Naspers食言減持公告,出現大幅度下跌,同時成為昨天港股凈賣出排名第一的股票。與之相反的是,將通過出售騰訊股票為回購籌集資金的Naspers集團在法蘭克福漲超27%,單日漲幅創下記錄。其中有一個細節,在過往的兩次減持之中,該集團每一次的減持都與騰訊控股大幅下跌起始時間剛好契合。(注:兩次減持時間為2018年3月和2021年4月,兩次都在減持后承諾三年內不再繼續減持。即下圖兩個箭頭位置,請留意是月線!)
港股的利空消息還不止于此,中國恒大集團被申請清盤。 根據過往的案例,此種呈請被境外法院或仲裁機構裁定清盤是大概率的事情。不過由于這些企業的有效資產和業務都集中于國內,境外的清盤裁決未必能夠得到境內法院的支持,因此債務人申請清盤一般只是為了給違約企業施壓,以促使其做出對自身有利的妥協而已。但法院發出的強制清盤令會對企業的市場聲譽、品牌以及資本市場活動造成負面影響。

某大風險化解委員會的人員配置包括:皮帶哥及其小弟、粵海控股、中國信達、越秀集團,另外國信證券和中倫律師所提供合規與法律支撐。從明面結構上看,國有AMC一家,地方資本兩家。按照以往不良處置的操作慣例,通常是分拆資產化整為零,但因為某大的債務太復雜且總量驚人,同時涉及中資美元和外資機構,還真是難以預料。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