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兩個做趨勢跟蹤的交易者相遇在某一次期貨大會上。當時,周邊的人群正在激烈的討論演講嘉賓剛剛分析過的品種。而他倆略顯沉默的坐在一起,最后,為了打破尷尬局面,其中一人問道:“你啥持倉?”
“我空單,你呢?”
“我剛翻的多。”
同樣做趨勢的交易者,他倆為什么會對同一品種,持有不同方向的持倉?很簡單,他們跟蹤的級別不一樣。
有的人跟蹤日線級別的趨勢,有的人跟蹤小時線,有的人使用短期均線,還有的人使用中長期均線。日線級別的人持有多單的時候,可能小時線級別的交易者早已經是空單。短期均線做多,中長期均線可能依然是空單。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可能他們的持倉還都是盈利的。
所以,這跟告訴我們,脫離了方法,周期,級別之外的持倉方向探討,根本毫無意義。因為所謂的對錯,永遠不在于持倉方向,而在于如何處理持倉。也就是說,交易的核心永遠在于那套交易思維體系構建的交易系統。
曾經我看過一個訪談,被采訪者是一個裸K高手,那篇訪談被稱為中國版的“幽靈的禮物”。他在其中說了一句話:
所謂順勢,是一個偽命題,這是分析師的語言,交易者語言里只有規則。
這句話總結的很犀利。確實,如果一定要深究細節,順勢確實是一個偽命題。它更像是交易領域中的“術語”,為了方便交流而生。因為K線的走勢,存在著無數的“勢”,一分鐘的趨勢,5分鐘的趨勢,1小時的趨勢,日線的趨勢。換句話說,任何人都可以稱自己為“趨勢交易者”。因為跟蹤的“勢”不同。日線級別上漲一段時間后的回調,在小時線周期的交易者眼中已然是空頭趨勢。小時線的連續下跌后的一點點反彈,在15分鐘K線交易者的眼中依然是多單進場試錯的機會。
所謂的順勢逆勢,所謂持倉方向,所謂的理論依據,都是一些表象層面的交流話題。交易的本質核心永遠在于規則的構造。
一套完整的規則,是基于K線走勢的一套完整定義。比如,某人定義自己的交易規則在日線周期上,依據20日均線作為核心依據進出場。那么這套規則的盈利爆發期,磨損期,都擁有著其獨特的觀察角度。同樣,另一個人定義自己的交易規則在小時線周期上,同樣依據20日均線做為核心依據進出場。他的盈利爆發期,磨損期,則完全不同于前者,他的規則構建了另一套觀察角度。
它們都是其背后的交易員根據自己交易認知的一套完整選擇。這兩套規則方法究竟基于哪個級別,究竟跟蹤多大的趨勢都不是重點。重點在于,這套交易方法的規則組成,是否滿足交易成功的基本的邏輯。比如,是否截斷了損失,是否讓利潤奔跑等等。
所以,有人曾經提出過問題,如何定義級別,如何定義趨勢?
答案就是,級別和趨勢沒有既定的規矩,也沒有任何人能直接給出最佳方式。根據自己的觀察角度,自己的交易認知定義決定即可。重點在于,級別選擇之后的規則制定,因為它們決定了交易的最終結果。
來源:818期貨學習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