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是我初涉外匯保證金交易時的事情,當時開了一個500美金的小賬戶,后來盈利到800多美金,沒過多久這個賬戶就暴倉了。
起因–說出來也許沒有人相信,我現在也在懷疑當時的我怎么會做出這種決定–就是為了不讓IB多賺6點的傭金(這個IB在正常的點差之外加收我6點的傭金,這個在開戶時卻沒有提及,后來發現后曾提議,但是一直沒有解決,于是決定換IB,可是一直猶豫著沒有換),因此為了為了不讓IB掙那6個點,我損失了900多美金。給我的教訓是:開戶時一定要找個合適的IB,至少交易傭金方面要公道。以前看到的一本書中把“找個合適的經紀人”放在投資規則的第一條,當時看了不以為然,現在信然。
當然,最重要的是剛開始盈利了300多點,心生驕意。后來的操作依據我的一項指標判定后市將會大跌,于是建立空頭頭寸,可是隨后的行情發展使得當初依據的指標出現了相反的信號–多頭信號,本該停止原來的頭寸,卻把時間結構調整到交易時段的上一級,查看此時段的指標信號為空頭,于是繼續持倉;后來到了預設的止損價位,交易時段的指標信號仍然為多頭,但是高一級的時間結構的指標仍顯示為空頭,于是繼續持倉,直到過了止損價位很遠,此時出現了投機者最大的弱點之一:希望(或者說幻想)。我希望走勢再漲一些后終究會下跌,于是在不切實際的希望中逆勢再放空幾次(此時本該無條件的止掉原來的空單),最后在希望及驚訝(居然沒有出現預期的下跌;居然反方向信號出現后沒有停止原來的單字;居然到了止損價位沒有止損;居然逆勢放空)中暴倉。
總結一下,800美元的教訓如下:
1:開戶之前找一個合適的經紀人,至少傭金方面要公道;
2:建立倉位時需要一個理由,但是當后續走勢使得這個理由不存在時,至少應該停止原有倉位,至于建不建立反向倉位,要根據個人的其他規則來決定;
3:不要在已發生虧損的頭寸上加倉–不要把好錢扔到已經證明壞了的交易上去;
4:止損一定要預設,這個很重要,但是比這個更重要的是:預設的止損一定要執行,決不可任意更改初始止損。止損是讓你繼續呆在這個市場的重要手段之一;
5:不要心存希望(幻想),一切以市場表現出來的信號為準;
6:不要固執己見。行情在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你也應當不斷觀察、據此及時做出調整;

7:不要隨意更改你的交易時間結構,如果以日線建倉,就應當以日線為觀察單位;
8:不要聽信別人的建議,要相信你看到的常識性的現象;
9:技術分析要做到一致性,不要入市時依據kd,出市時卻依據MACD;
10:重視資金管理:倉位要輕。
11:要耐心等待信號完成之后再入市,倘在信號尚未完成時入市,遭遇失敗信號的可能性要比你在完成之后再進入大的多;
以上歸納起來不外乎耐心、紀律、一致性。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早就在什么地方看到過? 我想,只要是在這個市場上有一段時間的人都會看到過、或者聽到過這些內容;甚至剛入市的新手也會知道。
當時我在投機市場也已有2,3年的時間,這些東西在剛入市時就已熟記于心,可是為什么在交易過程中一犯再犯呢?也許我們可以從利弗莫爾的話中找到些啟發:“曾經有許多時候,我也像其他投機者一樣,沒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這種百發百中的機會。我也想無時無刻都持有市場頭寸。你也許會問:‘你有那么豐富的經驗,怎么還讓自己干這種愚蠢的事情呢?’答案很簡單,我是人,也有人性的弱點。”這就是了。從這位偉大投機者的話中,我們也許可以看出投機成功的真諦:投機不需要向外部尋找萬能指標、萬能程序之類的東西,而是要向自我探尋,成功交易的“圣杯”就藏在我們自己身上。
耐心、紀律、一致性 –?這就是我800多美金買來的教訓。
來源:外匯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