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子)成立于1989年5月,由原電子工業部所屬企業劃撥組建而成,擁有強大的電子信息產品研發能力和產業競爭優勢,主要業務從事信息相關產業與服務等。
中電廣通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電廣通)成立于1993年,由原蘭州煉化廠三星公司改制而成。2004年,中國電子以協議轉讓的方式收購了公司53.57%股權,取得控制權,更名為中電廣通。主要從事IT領域,生產集成電路(IC)卡和封裝不同模塊。
借殼上市的動因
(1)避免繁瑣的上市流程
2016年,中國證監會修訂的重組管理辦法規定,借殼上市必須符合IPO上市條件,不允許配套募集資金。
此后,借殼上市成為企業上市的捷徑。在IPO的一般流程中,證監會需要審核提案、發行、認購等各個環節,需要排隊等待很長的時間,并且花費的成本較高。在此過程中,還可能面臨一定的風險,如審核不符合上市要求而被退回,從而失敗,甚至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再進行申請。
而借殼上市卻少了很多限制,只要方法得當,雙方達成協議,就可以通過殼公司進行上市。中電廣通的控股股東中國電子以及中船重工均為國資委控股的優質軍工企業。在借殼過程中審批的流程簡化,不僅降低上市門檻,而且節省了成本支出和人力資源的浪費。
(2)實現資本市場融資
借殼方通過殼公司進入資本市場,然后可以在股票市場通過發行股票和配股的方式進行籌集資金。
對于借殼方而言,短期內很難獲得足夠的資金擴大企業的規模,以及開發新的產業。如果向金融機構貸款,額度不高風險也會較大,為公司發展帶來不利。
所以,通過借殼上市以后,在股票市場可以獲得高額融資,很容易填補公司發展所需的資金空缺。
(3)推動軍民融合深入發展

國家的強大離不開軍事實力的支撐。為深入國防的發展,促進軍工企業強有力的發展,我國推行許多政策,助力國防產業的發展。軍工企業借助平臺實現上市,不僅提高了企業績效,同時也促進了創新和研發能力的發展。
軍工企業作為國防事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承擔著國防產品的研發與生產,在軍民融合的戰略方針的指導下,積極發展和推動軍民融合相關產業是強化軍事能力的必由之路。因此,國家鼓勵軍工企業合理借助上市平臺提升企業的實力。
殼公司的動因分析
(1)企業經營狀況不好
在時代的背景下,我國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產品的更迭不斷地加快,沒有一種產品可以長存,只有不斷的升級和創新產品才能長存。而中電廣通就經歷了其產品的衰退期,市場的需求減少,其營業收入不斷的下降,營業利潤也在進一步萎縮。同時,由于需要在國外進口原材料,匯率上升導致成本升高,受多面因素的影響,產業發展停滯不前,甚至倒退。
想要扭轉這種不利的狀況必須進行產品創新,或者投入新的領域進行發展。由此成為殼資源便成為了不錯的選擇,將自有的資產負債置出,換入新產業,企業才能改善自身的經營狀況。
作為殼公司的賣方,中國電子將中電廣通出售,除了其借殼前相關主營業務下滑以外,另一個原因就是中國電子還有一家業務趨同的子公司,將中電廣通售出可以避免企業內部的競爭,提高營業水平。
(2)避免股權貶值
一方面,公司主要經營集成電路(IC)封裝和智能卡在市場中銷售業績不佳。公司面臨產品層次過于單一、產品質量差異和價格波動等因素影響。
另一方面,支付寶、微信等互聯網企業的興起,金融支付漸漸淡出市場,移動支付成為主流。
因此,隨著需求的大幅度下降,企業急于轉型,尋求新的市場。與此同時,企業的原材料依賴于進口,匯率波動較大影響公司的成本,人力成本也在逐漸增加,導致公司的主營業務利潤不斷減少,盈利能力水平下降。
公司的另外一個業務是計算機系統的集成和分銷,受到產品更新換代的影響,也在不斷降低。所以,為避免股權貶值,公司股東需要通過重組引入優質資產,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同時需要進行轉型,改變其虧損現狀。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