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洋停車于2021年4月24日披露年報,公司2020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6.3億,同比增長26.3%;實現歸母凈利潤1.5億,同比下降4.5%;每股收益為0.18元。同時,還披露了2021年的一季度報告,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3億,同比增長13.7%;歸母凈利潤3186.8萬,同比增長30.2%。
五洋停車歷年營收數據圖
雖然去年遭受疫情的影響,不過五洋停車的營收依然取得26.34%較高增速,可以看出五洋停車的經營狀況較為穩健。而且自2015年登錄資本市場以來,營收從2015年的2.07億到2020年16.32億,六年時間營收翻了八倍之多,凈利潤也從2015年的0.22億增長到1.48億。業績表現非常的好。
五洋停車股價
然而就是這樣一家業績優秀的公司,五洋停車自2017年3月創出新高11.71元后,股價一直跌跌不休,如今距離高點已經接近腰斬。雖然月初五洋停車一度強勢上漲到7.94元,但僅僅三個交易日又大幅回撤到6元附近。
五洋停車主營業務結果
不少投資者不解,如今各大城市停車難,停車位一位難求現狀突出,幾乎所有車市都希望通過智慧停車、立體停車來解決城市停車難的問題,可以說五洋停車所在的行業前景,空間廣闊,可是A股唯一主業作為立體車庫安裝的五洋停車,股價卻六年停滯不前,讓不少看好五洋停車前景的投資者備受煎熬。
為何業績優異的五洋停車六年股價徘徊不前,今天筆者為你揭秘五洋停車股價難漲的原因。

一、上市遭到爆炒,導致五洋停車股價上市及巔峰。
五洋停車2015年2月登錄A股,發行價8.27元,由于投資者看好公司前景,一上市便遭到資本市場追捧,首日大漲44%后,連拉9個漲停板后才打開漲停板,隨后股價繼續震蕩上漲,當年股價最高漲到75.71元(后復權)。上市不到一年,股價漲幅超過9倍。而2015年五洋停車凈利潤僅0.22億,市值且高達65億元,市盈率更是高達僅300倍,如此高估,已經嚴重透支五洋停車未來的業績,注定五洋停車股價需要迎接長時間的消化。
二、業績低于預期,導致股價承壓。
五洋停車上市募集資金7.59億,根據五洋停車的上市募集公告,非公開發行募投項目完成后,公司公司新增機械停車庫產能40,000套/年,新增營業收入78,560.08萬元,新增凈利潤14495.06萬元。加上原有產能自然增長到2018年也能到達0.8億,加上新增產能全部完成后每年1.4億凈利潤,公司凈利潤將達到2.2億元左右,然而五洋停車募集資金全部投產后,2018年全年僅實現凈利潤1.31億元,顯然低于預期,雖然2019年和2020年公司營收繼續保持25%以上的增長,但凈利潤卻沒有跟上營收增長的步伐,導致公司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境地。
三、控股股東和高管減持不斷,打擊投資者信心。五洋停車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侯友夫、蔡敏、壽招愛自股份解禁后,就迫不及待的減持套現,據統計,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12月18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3578.1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而公司副總經理孫晉明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713.42萬股,套現近3500萬元。這一連串的巨額減持套現,無疑嚴重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
四、機構投資者報團核心資產,小而美的細分行業龍頭造冷落。
雖然五洋停車經過了幾年的估值修復,靜態市盈率在30多倍,估值已進入合理區間,賽道也不錯。但是這兩年機構投資者投資風格大變,從追捧細分領域的小而美公司,變成追求具有行業壟斷地位、定價權的行業龍頭。導致許多像五洋停車這樣的小而美公司不受機構追捧。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進行任何操作建議。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