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再來看一下特斯拉在上海建廠的協議,上海提供各種優惠條件引進特斯拉,真的是為了稅收,就業,鯰魚效應嗎?其實都不是,真正的目的是什么?2019年特斯拉和上海簽訂協議,優惠條件有:1. 上海提供一部分低息貸款;建行,農行,浦發工商的聯合貸款3年90億,年利率3.9%. 特斯拉可以不定期地提取。
2.這其實不算啥條件,輕松滿足。
3.馬斯克前兩日已宣稱貸款已結清。
4.2. 特斯拉100%獨資,汽車外資獨家;以前大眾是40%,奔馳是49%,寶馬是50%,但外資比例不高于50%的要求已經放開,2018年,中國政府已經放寬汽車行業外商來華投資股比限制,寶馬將其在華晨寶馬的持股比例增至75%,北京奔馳的股份正在談,據說也是75%,看來改名奔馳北京是有可能的。
5.3. 建廠用地位于臨港重裝備產業園,1290畝,市場價的1/10,絕對的低價;這個價格不給蔚來,于是蔚來跑去了安徽合肥。
6.傳言說特斯拉在上海擠走了蔚來,部分是可信的。
7.那么引進特斯拉,我們要的什么呢?1. 2023年后每年納稅22.3億元。
8.對上海財政來說就是毛毛雨。
9.2020年上汽集團納稅793億元,吉利納稅也達到了400億(浙江),這個也看不上。
10.2. 所謂的鯰魚效應,攪動國產電動車的競爭環境。

11.直接降低進口關稅,將特斯拉的關稅降為零,也會有這樣的效果,沒必要費勁心思引進來。
12.這樣的說法其實也談不上。
13.3. 帶動就業,特斯拉工業4.0建設,全工序近乎自動化作業,實現不了多少就業崗位。
14.這一點無從談起。
15.4. 三年內,汽車部件100%國產化。
16.這有什么好處呢,特斯拉的供應鏈陣容十分豪華,動力總成系統,電驅系統,充電底盤,中控系統,這些供應鏈在國內建立配套企業,則同時會向國內的新能源車供貨,實現規模優勢和技術優勢的統一。
17.所以說新能源電動車全產業鏈才是真正目的,是中國電動車彎道超車的國家戰略目的所在。
18.想想吧,當年引進蘋果手機,現如今中國手機華米VO已占據全球手機行業的半壁江山。
19.想想吧,當年引進大眾,寶馬,奔馳,豐田等汽車業,現如今中國汽車產量2500萬輛,約占世界30%,可合資品牌占據絕對優勢(見附圖汽車品牌排名,非市值)。
20.德日美燃油汽車技術發展百年,中國汽車行業若想實現彎道超車,只能從電動車開始……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