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大股東易主!高瓴資本成為最大股東,董明珠將徹底淪為職業經理人?
在2019年以前,格力的大股東是格力集團屬于國企。從基層業務員做到董事長的董小姐,還只是一個職業經理人,2019年格力集團宣布準備轉讓15%股權,想把格力電器變成民營企業。
多家國內外知名機構爭先恐后試圖盤下這筆股權,董小姐也打算籌集資金自己買下,無奈金額太大吃不下。但如果被外資買下,自己就極有可能變成傀儡,而格力也很有可能就此被資本左右。這時高瓴資本的張磊出現了,拿出400億經過一頓騷操作后,不僅順利拿下這筆股權,也就此讓董小姐成為真正的掌舵人
首先,董明珠先成立了注冊資本1000萬的珠海毓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自己當大股東。
接著,董明珠成立了注資2000萬的珠海賢盈有限合伙企業,用珠海毓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當它的普通合伙人GP,掌握絕對控制權,其他合伙人只能成為有限合伙人LP,只有分紅權,沒有決策權。
然后,由珠海賢盈有限合伙企業和高瓴資本一起成立珠海明駿有限合伙企業,雖然珠海賢盈只占股0.06%,但是擔任普通合伙人GP,掌握了珠海明駿得絕對控制權,而高瓴資本雖然占股高達89%,由于只是擔任有限合伙人LP,所以只有分紅權,沒有決策權。最后用珠海明駿順利成為格力電器的最大股東。
通過這樣的股權架構設計,董明珠在就間接掌握了格力電器,雖然她在格力電器的直接持股比例很低,但絲毫不影響其在格力電器的話語權。
這就是高手都在玩的股權布局,在小股控大權的同時,還降低了風險。而除了董明珠,綠地集團的張玉良就是通過類似的股權布局,成功用十萬塊就掌握了665億的綠地集團。
首先,張玉良先花了10萬塊注冊上海格林蘭投資有限公司,他當控股大股東,持股67%。
接著,張玉良又陸續成立了32家有限合伙企業,用上海格林蘭投資有限公司當他們的普通合伙人GP,在每家只占股0.1%,就有了100%的話語權,而剩下99.9%的股份都用來融資。其余的投資人全部只能成為有限合伙人LP,只有分紅權,沒有決策權。
其后,由上海格林蘭投資有限公司和上述的32家有限合伙企業一起成立了一家大型的有限合伙企業,同樣用上海格林蘭投資有限公司當GP, 32家合伙企業當LP。最后通過這家大型的合伙企業去控股綠地集團。

通過這一套操作下來,張玉良只需要承擔10萬塊的有限責任,就完全掌握了市值665億的綠地集團,不僅把風險從自己身上轉移了,還能讓公司得到更多資源支持,加速企業發展、壯大,同時也能保障自己,不會因引進投資導致被其他投資人合伙踢出局!
小股控大權,在資源最大化的同時,實現風險最小化,這就是股權架構設計的魅力所在!事實上,聰明的老板都懂得利用股權成為背后真正的操盤手,把風險都進行隔離,只需要承擔最小的有限責任,就可以將公司的控制權牢牢掌握在手里。在創業初期,我們通常可以這樣操作(如圖4所示):
第一步,成立一家有限責任公司即家族公司,股東人數只要有兩個就行,可以是你和你的孩子或者你的父母,注冊資本不需要多,五萬塊錢即可。這家公司不參與任何業務經營,只是用于投資控股。因為家族公司不用做業務,沒有任何風險,可以直接用身份證注冊。
第二步,成立一家有限合伙企業,不做任何業務,專門用來投資控股主體公司。由家族公司擔任合伙企業的普通合伙人(GP),這樣哪怕只是占0.01%的股份,也有100%控制權。而其他的合伙人和股東則成為有限合伙人(LP)只有分紅權,沒有決策權。
因為家族公司是GP,所以只需要很少的股份就可以百分之百掌控合伙企業。而多出來的股份就可以拿來吸引投資人和對員工進行股權激勵,解決公司發展的資金和人才問題。
第三步則是成立主體公司,負責經營實際業務,該公司主要就是用于賺錢。在注冊主體公司時,千萬不要用自己的身份證去開,而是用有限合伙企業的營業執照去開,通過有限合伙企業控股主體公司。
需要注意的是限合伙企業需要直接持股主體公司51%以上的股份,這樣才能保證絕對控股主體公司,而剩余的股權可以用來激勵創始團隊,或者是融資更大的資本,準備上市籌備。
通過上述進行層層布局之后,你只需要保持控股家族公司,就可以保證牢牢掌控其他幾家公司,而且就算出現主體公司經營出現問題,你也只需要承擔家族公司注資的5萬塊錢的有限責任而已,風險也就大大降低了。
如果你也想通過這套模式,實現小股控大權,保證自己的控制權,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同時降低風險,那一定不能錯過下面的這本《控制權頂層設計》,手把手教您做好股權頂層設計!
不到一頓飯的錢,卻可能讓你快速學會股權頂層設計布局,實現小股控大權!點擊下方鏈接下單學習吧!
控制權頂層設計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