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喬家大院】喬致廣的“霸盤”胎死腹中,這四個失誤注定了他的失敗?喬致庸的大哥喬致廣在包頭做高粱“霸盤”生意,也就是現在說的壟斷——買斷市面上的流通量,囤貨后就可以控制高粱價格,進而賺取高額利潤。
2.前幾年的“姜你軍”、“蒜你狠”,都是相似的路子,相似的操作。
3.霸盤做起來,初始階段一定要低調出手快速控制,過程中最怕吸籌的過程中有人爭,一旦兩家相爭,價格就一路水漲船高,控盤成本就大大提高。
4.而在這個過程中,喬致廣犯的第一個失誤,恰恰就是被達盛昌很早就發現了動機,達盛昌從外地低價收購了大量高粱,吸干了喬致廣的資金鏈。
5.喬致廣被達盛昌降了軍,也是犯了第二個致命的錯誤,沒有設置好自己的止損點,他沒有合理的預估包頭及周邊市場的高粱容量,在超過了一定的收購量后,應該果斷作出止損的決定。
6.喬致廣如果資金都是自有資金,沒有加杠桿,是不會出現最后的無法收場的下場。

7.喬致廣的第三個失誤就是擅自放權加杠桿,各地商號的掌柜的都在抵押借貸,大家在全面貫徹一個錯誤的決定。
8.第四個錯誤,其實是最根本的一個錯誤,決策失誤。
9.喬致廣的判斷是高粱的總量不大,而且是釀酒必需品,但是高粱易于運輸,從東北到包頭的運輸路線暢通無阻不受革命黨的影響,所以高粱的霸盤壟斷是很困難的事情。
10.喬致廣商場混了不少年頭,為什么還會做這么不合適的決策呢?其實根本原因是當時的生意不好做,同行之間的競爭很激烈,南方絲路不通茶路不通,沒有機會做其他的生意,而交易量大的高粱自然就成了必爭之地。
11.哪怕是薄利,也好過沒利。
12.所以,成敗盈虧,都是生意場的常態,事后諸葛多,當家萬事難。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