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信托公司受到的監管措施較多。比如,資管新規要求打破剛兌、產品凈值化管理;信托公司資金信托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要求,融資類信托余額不超一家信托公司資金信托余額的50%;連續兩年要求各家信托公司壓縮融資類產品約20%。
信托公司過往投入較多的兩大類資產,一是各地政信平臺,已被要求控負債,特別是信托、租賃等高息非標債務;二是房地產企業,也已被要求控三條紅線降負債。
一些信托公司的特色項目,比如供應鏈融資信托、消費金融信托等,一方面風險項目涌現,另一方面也因底層資產的合規性等問題而被監管要求加強管控。
從資產端融資類資產減少、監管要求信托公司壓縮融資類資產、資管新規要求打破剛兌實現產品凈值化管理這三個方面來看,信托公司加大證券市場投資是必然方向。
目前市場上證券投資類的信托產品也很多了,底層資產有債券的,也有股票的;有自建團隊直接投資股票債券的,也有投向股票基金債券基金的;有投單一基金的,也有投基金組合的;有自建基金組合的,也有請投資顧問建組合的;有股票多頭、混合、打新、量化、日內回轉、股票中性;等等。產品是極其豐富,有的信托公司更是市場上有的產品都想發一下。
那么,信托公司如何做證券市場的投資呢?個人認為,這取決于以下四個問題的答案。
首先,信托公司做證券市場投資,需要什么樣的能力?信托公司
投資證券市場,可以直接投資股票、債券,也可以投資各類基金。從競爭、投研能力等角度來看,應該是以投資基金為主。畢竟股票、債券不確定性更大,對投研的能力圈范圍要求更廣,而且券商、基金等是專業從事股票債券投資,投研人員配備充足、投資歷史長、存續的經市場檢驗的產品多、專業性強。信托公司建立基金投研能力,從事基金投資,是比較可行的方向。

其次,信托公司做證券市場投資,競爭對手是誰?做融資類業務時,信托公司的競爭對手,在資產端,主要是信托公司、銀行,競爭的是融資額度、價格、使用條件等;在財富端,是信托公司,競爭的是收益率和安全性。做證券投資類業務,資產端的競爭對手,是銀行理財子公司、證券公司、信托公司,競爭的是投資金額;在財富端,是銀行理財子公司、證券公司、信托公司、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競爭的是產品策略、投資便利性。可見,信托公司做投資類業務,底層資產是更豐富了,但競爭對手也更多了。特別是自建財富團隊的信托公司,證券類產品客戶資源豐富的財富人員還會面臨更多競爭對手的挖角。
然后,信托公司證券投資類產品的投資人是誰?信托作為私募產品,投資門檻相對較高。我們把市場上達到信托產品投資門檻、滿足證券投資類產品風險測評的客戶分為四類:A類,投資過信托公司融資類產品,且未投資過基金、股票的客戶;B類,投資過信托公司固收類產品,同時有投資基金、股票的客戶;C類,未有投資信托公司固收類產品,且未有投資基金、股票的客戶;D類,未有投資信托公司固收類產品,有投資基金、股票的客戶。A類和B類客戶里,又可分為本信托公司的客戶和其他信托公司的客戶。顯然,各類客戶在證券投資業務方面都面臨所有競爭對手的競爭。信托公司證券投資類業務在起步的幾年里,規模不會太大,沒必要去全面開花全市場找客戶,僅需針對性的營銷好目標客戶即可。B類客戶是最合適的,A類客戶次之。A、B類里的本信托公司客戶,那更應是銷售的重點。但是A類客戶去投資收益可能高但波動大的證券類產品,需要一個教育和接受過程;B類客戶會更傾向于選擇已合作的證券投資機構做相關業務。所以,營銷的關鍵是合適的產品。
最后,信托公司應該主推什么樣的證券投資類產品?證券投資類產品,即便是投基金,也是非常豐富的,有債券基金、股票基金、混合基金;有公募、私募;有投單一基金,投基金組合;有多頭策略、中性策略、期貨策略等……產品不同,其收益預期與風險也不同。那么,信托公司應該主推什么產品?
第一,投公募基金還是私募基金?公募信息透明,申贖便利,人人可投資;私募信息透明性差,定期申贖,投資門檻高。私募的這些問題,正是信托公司作為專業投資機構應該幫個人投資者解決的問題。所以,公募私募不是關鍵,基金的投資業績和風險是決定因素。
第二,投單一基金還是投基金組合?投單一基金就是成立信托計劃,投向某個基金,主要是私募基金。這更象是一個代銷的行為,而日常的管理也是如此。路演請私募公司來做,市場波動請私募基金來說明,投資者的疑問請私募公司來解答……投資收益好壞,信托公司基本無法把控;投資未達預期,影響的是信托公司在投資人心中的形象;路演時投資人認可私募公司,經常就跳開信托公司而直接在私募買產品了。所以,信托公司主動選擇合適的基金,進行組合投資,應該是個較好的選擇。
第三,做什么樣的基金組合?基金組合離不開組合目標,也即收益和風險目標。有些組合的目標是跑贏某一指數,存在高收益的可能,但波動也較大;有些組合是希望取得穩定的收益,收益不會太高,但波動也較小。做基金組合是為了滿足客戶投資需求。如果目標客戶是前面A、B類客戶,則應主推收益穩定、波動小的基金組合產品,有時也稱之類固收產品,比如年化收益目標在7%、最大回撤控制在3%、持有一個季度虧損的概率低于10%的產品。換個角度看,A、B類客戶接受信托公司的融資類產品,也就是固收類產品;但是今后融資類產品不再剛兌,數量也將逐漸減少;這些客戶從固收產品中退出來的錢投向哪里?首選肯定還是固收類產品,在沒有固收類產品可投、固收類也不剛兌的情況下,類固收的證券投資類產品,應該是比較自然的轉換,投資者教育、營銷的成本相對較低。
總結一下,信托公司做證券投資類業務,應該是以基金為底層資產,打造類固收的基金組合,吸收信托公司存量客戶從固收產品中退出的資金。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