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核心技術人員離職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原技術研發副總裁放棄近千萬市值限售股。
中國大陸最大、最先進的晶圓代工廠,突然宣布在公司工作20年的核心技術人員、技術研發副總裁吳金剛辭職!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芯國際5月20日發布的最新股權激勵計劃首次授予的部分激勵對象名單中,吳金剛作為公司兩名核心技術人員之一,獲得公司16萬股限制性股票,對應中芯國際目前58.13元/股的股價。這些股票市值近1000萬元,授予價格為20元/股。
目前,公司技術研發工作正常,吳金剛博士的辭職并未對公司整體研發實力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吳金剛于2001年加入中芯國際,先后擔任中芯國際董事助理、董事、高級董事。2014年起,任技術研發副總裁。在任職期間,他負責參與先進技術的研發和管理。

根據公司與吳金剛博士簽訂的勞動合同、保密協議或條款、競業禁止條款,吳金剛自辭職之日起12個月內不得幫助競爭對手公司、為競爭對手公司工作、受雇于競爭對手公司、為競爭對手公司提供服務、向競爭公司提供產品或作為公司競爭對手;其任職期間申請的專利并不是單個發明人的專利,均為職務發明。專利權歸中芯公司所有,不存在涉及該專利的糾紛或潛在糾紛,其辭職不影響公司專利權的完整性,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和研發團隊能夠支持公司未來不斷研發核心技術。
從公開消息,我們不得而知核心人才離職的真正原因,在此前梁孟松發表的辭職聲明中,他明確表示,加入中芯三年來,基本上沒有休假,導致中芯從28nm發展到7Nm,其他企業需要10年才能完成。或許工作強度帶來的壓力與身體狀況是一方面原因。
另外早年吳金剛放棄巨頭芯片企業選擇還在成長中的中芯,可見并非因為薪酬問題離職。
目前不考慮諸如外部勢力干預的前提下,具有特色的企業文化和內部管理機制不健全可能是導致核心人物離職的最大可能。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